说到“需求”,简简单单的两个字,却困扰了很多的设计师和产品经理。迷茫的设计师一边做一边猜,猜不对就改,改了还不对,回去再继续改。总会有人给你提各种各样的意见,你按他们的意见去改了,结果产品经理还是可能会拍桌子:完全不是我要的样子啊!
从iPhone开始火了用户体验,用户体验又火了交互设计。但是很多人学习新东西还是喜欢找模板,生搬硬套。网上那些Axure教程都挺火的,各种屌炸天的五毛钱特效、动态面板,反正是应有尽有。
我见过很多Axure软件操作的高手,他们画的原型看起来都很历害的样子。哎哟,还会动哦!但是当他们接到设计需求时,多数还是一脸茫然,或者总会遇到不断被要求修改修改修改这样的工作状态。
我在面试的时候,像这种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,一般是不看的。因为我要找的不是画原型和线框图的工人,而是有想法的设计师。
误区1:只关注用户需求,不关注业务目标
在实际工作中,设计师接到的业务需求,大多数时候,可能都是类似这样的。比如,“把购买流程优化一下”、“课程页面加一个分享的功能”、“讨论区帖子要支持顶和踩”、“在消息中心提供清空操作”。说是需求,其实多半已经是一个解决方案了。完整的需求应该包含目标和期望,甚至是背景的描述。
如果你只是想把这个工作任务快点完成,那么就会照着需求方的方案去做,完全不管背后的目标和期望。这样的事情做多了,充其量就是一个“努力的笨蛋”而已。这样很危险,对产品,对你个人来说,都很危险。
对待业务需求,我们需要向对待用户需求那样,不断地问为什么。去了解原因、背景。比如,为什么要优化购买流程?现在的流程有哪些问题呢?我们的用户会分享什么样的内容到微信里边呢?做了这些事情,产品期望得到怎样的成果呢?并且,我们又要如何来衡量设计方案的效果呢?
互谅网产品常见的目标(提升/降低)
像提升PV、UV、用户数、转化率、留存率、活跃度这些,通常是产品类的业务目标。而像提高市场份额、百度排名这些则是市场类的业务目标。这些目标一方面来源于产品的定位、规划,以及业务目的;另一方面,这些目标也有可能来自于公司战略、用户的需求、数据的分析结果等等。
作为设计师,我们不仅需要关注用户需求,还需要关注业务目标和相关的衡量指标,积极去思考如何将业务目标转化为用户行为。然后再去设计用户流程和界面。我们通过规划引导用户使用,来帮助产品达成目标。